渣土精细化管理工作,是城市管理的重要部分;而五小工程车辆的管理与执法,也是渣土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。1月18日,玄武区召开五小工程车管理新闻发布会,记者从会上获悉,玄武区城管局进一步创新渣土管理执法工作思路,为全区五小车安装了GPS定位系统,强化源头管理,同时为每辆车配备三个“一”,即一个桶、一个抹布,一个拖把,以确保在没有冲洗条件下也要保持干净的车容车貌。
在白马公园附近的一处停车场内,记者看到一溜排的五小工程车辆升级亮相,整装待发,驾驶员出车前正在用拖把和抹布擦洗车身。此外,每辆车内都接上了GPS北斗双模系统,通过手机终端同步安装的“渣土帮帮”App,能实时查看车辆每天行经路线和轨迹,管控车辆是否按照事先审批的路线进行运输等。
目前,玄武区共有8家五小企业、170辆五小车,日均上路500多辆次。“过去多年,市民反应较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车身不洁、抛洒滴漏等,精细化、规范化管理也由此着手。”玄武区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渣土中队中队长李扬告诉记者,近年来相关部门不仅加大了对车辆密闭不到位、抛洒滴漏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,同时还要求每辆车必须配备“三个一”:一个桶、一块抹布和一个拖把,在没法进行现场冲洗的条件下,用传统保洁办法确保车身整洁干净。另外,他们还利用现代化信息平台,建立了玄武区“五小工程车管控群”“区街联动渣土管理”微信群,实现实时管控互动。目前,每辆车都安装了GPS系统,并接入统一智慧平台。“五小工程车辆运输路线都须事先经过审批,一旦没有按规定路线,GPS定位系统可实时监控到,另外,车辆超速、超载也均可实时监控。”李扬说,该区还不断强化五小运输企业月审核制度,针对运输企业的办公场所、停车场地、企业人员的设定标准、车辆管理、工地保洁等多方面进行考核。
此外,玄武城管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发现五小工程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:有些车辆还未能做到百分百系统在线,有些车辆不能完全按照路线运输等。对于这些问题,执法人员表示将约谈五小工程车运输企业的负责人,要求他们必须保证GPS全天在线;对于违规运输的,会按相关法律条款进行依法处理。此外,还采取了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现场召开会议,向企业宣传相关法律法规,提出管理要求,落实整改措施。通过这些措施,督促五小渣土运输企业向正规化方向发展,进入良性循环。
南京市建筑工程渣土处置指导中心行业管理科科长曹宁表示,在渣土管理中,五小工程车辆正对标大型渣土运输车辆进行精细化、智能化、科技化管理,此次玄武区模式升级,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,更好地服务于民生,提升城市形象。